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疫区送瘟神 黄盖湖荡漾党的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0:0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aoyin 于 2020-11-9 10:04 编辑


党恩深似海  疫区换新天
——临湘市血吸虫疫区时代大变迁
中共临湘市委党史研究室  许定华  高显银


悲惨的世界
三苗之后兮,云梦之皋;三楚之户兮,茶马之道。
天降温润兮,地呈丰饶;积泥为膏兮,落土成苗。
                                                                    —民谣

      这里原是令人艳羡的江南鱼米之乡。然而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却成了一片“鬼蜮”,一方人间地狱。

“湖民遭孽数三重,水灾匪霸血吸虫。”

     据《临湘市血防志》记载,从1920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30年间,因血吸虫病的危害,临湘疫区有1582个屋场被毁灭,1.3万多户被灭绝,近6.8万人死于血吸虫病。
     松阳湖象骨港,清光绪年间有3000多户9000多人,曾是县里三大闹市之一,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只剩下5户17人,居民大都死于血吸虫病。
     黄盖镇高家墩祠堂,原有三四十户、200多人,因血吸虫病危害,到新中国成立时,只剩下兄弟两家6口人。
聂市镇晓星村施家垅一带,清光绪年间曾是黄盖湖畔渔商交易的大码头,有渔行、商店、饭铺等70多家,垅口湾内船桅林立,后因血吸虫病的危害,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只剩下幸存者张庸春一人;邻村的坤湾,原是一个聚族而居的大村庄,有谢姓家族100多户、500多人,因血吸虫肆虐,到民国初年,竟无一人幸存,人称“谢家坟场”。

“湖区是个苦难窝,恶霸洪水大肚多,
十家农户九家绝,黄盖湖畔鬼唱歌。”

     聂市镇长源村赤土坡(今茶皮垅)是个血吸虫窝子,民国十七年(1928年)
     当地有居民32户、134人,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只剩下刘细妈一个,最后也迁走了。

“赤土坡,鬼唱歌,有女莫嫁赤土坡,活人送进死人窝。”
“父死儿抬,儿死无人埋。”

     新中国成立后,土改工作队来到此地,见到的是一片凄凉的瓦砾场。
     1958-1960年,党和政府到湖区垦荒灭螺,一些无人认领的坟冢,密密麻麻地湮没在荒草苇丛之间:棺木的、砖灰的、更多苇席的;成年的、未成年的……白骨累累,触目惊心。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伟人痛心挥毫。

疫民的新生

     1949年7月13日,中共临湘县委、临湘县人民政府成立。乾坤大挪移,日月换新天。临湘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波澜壮阔的防治血吸虫病运动,先后打响一场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灭螺战役:围垦黄盖湖,深翻钉螺地;截堵太平口,修建铁山闸;拉直源潭河、改造八大湖……从根本铲除血吸虫赖以滋生的环境。
     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救治和健康保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血吸虫防治工作。
     救治。上世纪50年代,很多从旧社会熬过来的疫民已是沉疴在身,进入了病情的中、晚期,大肚如箕,骨瘦如柴。有的甚至到了“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地步。生命至上,刻不容缓。为了大面积救治患者,党和政府组织的医疗队在各社、队的仓库、食堂设置开放诊所,成十成百地收治血吸虫病人。只见一个个瘦骨嶙峋的患者成片地僵卧在芦苇稻草连成的地铺上,眼里盛满黯淡与求生的希望,他们寄希望于救星共产党、毛主席。没有高档的医疗设备和精密的诊断仪器,一副听诊器,一只体温表,凭借医生十个灵巧的指头,均能准确地摸出病人肝脾的大小,诊断出病情的轻重程度。注射的是一种叫做酒石酸锑钾(简称锑钾、锑剂)的进口剧毒药剂,20天疗程。第一针打下去,对心脏产生剧烈的冲击,患者或呼天抢地,痛苦不堪,似欲将死。不过闯过了这一针,往下的19针也就释然了。老百姓也明白“非得猛药,治不了顽疾”。这药对体内血吸虫的杀伤力极大,效果也确实不错,一个疗程完结,患者肝腹水渐消,肝脾及身体诸功能迅速恢复。据统计,从1952年至1956年的五年中,全县采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痊愈的多达2600多人,挽救了众多垂死的晚期病人。乡人王光斌、肖太云等病愈后成了生产队的精壮劳力,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他们逢人便说,若不是共产党治好了我的“大肚子”病,我等的坟上恐怕早已长满了齐腰的深草。
     普查。党和政府对临湘疫区十分关怀。1951年5月,省里派出由湘雅医院陈祜鑫副教授带领的调查组对临湘沿江一带的陆城、松阳湖等地的人群进行粪便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高达31.5%。1952年2月至6月,岳阳地方病防治所防治一分队在彭恒的带领下,对伴湖一带的源潭乡第七村(今聂市镇长源村)进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粪便直接涂片镜检加过筛沉淀涂片法查病,阳性率高达68.7%(80/55)。因方法改进,查处率大大提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血防部门还广泛使用拉刮、拉网直肠检查法。随着疫情减轻,感染率下降,粪便直接涂片很难找到虫卵,血吸虫病普查开始采用粪便孵化法检查。其后,为了能使粪便检查定性定量,人群查病开始采用改良加藤等方法。
     21世纪来,血防部门先后采用过皮内试验、间接血凝、环卵沉淀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至今人群查病广泛采用的主要是间接血凝法。2010年至2016年,全市血清学查病累计116902人次,其中阳性4961人次;而将这些血清学检查阳性者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查,其阳性仅为580人次。
     由于检查及时,准确率提高,疫区人民对血吸虫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地把控,和及时的治疗,对于劳动力体质的恢复,特别是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学生患者入学时“秋葫芦”一个,毕业时已是亭亭玉立的小大人了;不少夫妻通过血吸虫普查,找到了长期不孕不育的原因,也接二连三地生儿育女了。
     预防。江湖一带的民众伴水为生、靠水为业,加之喜游泳、好捕捞,尽管党和政府始终不渝地宣传疫水对人体的危害,但与生俱来的生活习性和生产需求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防疫问题。他们经常三五成群地到江湖(疫水)中游泳,“在大风大浪中成长”。春夏之时,正是江、湖之滨血吸虫尾蚴繁殖的高峰季节,一平方尺水域抑或高达数百尾之多。水涨潮退,鱼聚虾跳,沿江伴湖一带,人不分男、女、童、叟,器不择罾、网、罩、篓,人们铺天盖地地赶场捕捞。收获是美满的,而接下来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就这样,“年年查病年年治,治了来年又来治;不是医院没治好,都在重治轻防疫”。“反正有党和政府给我们免费查、免费治,况且住院期间还拿工分呢。”部分患者甚至这样说。
而血吸虫病的预防,从根本上讲还是要解决传播源——钉螺问题。
     垸内的围垦灭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实行,但江、湖、河、汊的滩头渡口与水生丛林、苇草之间,存在着钉螺孳生的大量地盘。因长期浸泡在水中,不能施行翻垦,党和政府通过施用化学药物灭螺。初为五氯酚钠,其灭螺效果好,价格低廉,但毒性大,对鱼鳝及贝壳类动物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破坏植被,也毒害到人畜,后被毒性较轻、价格昂贵的氯硝柳安、荣宝、密达利等药物取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0:0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aoyin 于 2020-11-9 10:05 编辑

时代的新貌

     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临湘市血吸虫疫区治理工作取得巨大成就:2008年,

以村为单位整市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2013年,以村为单位整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16-2020年,通过整合资源,集中精力大歼灭战,全市9个疫区(乡、镇、场)中,有7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这7个乡镇中,更有2个达到血吸虫病的消除标准。

     “生态临湘、秀美临湘”的面貌在新时代农村卓然呈现。

     昔日“萧疏鬼唱歌”的血吸虫重灾区黄盖镇,先后成为社会主义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古三国遗址文化旅游发展和湖南省湿地保护基地。进入21世纪,其发展变化更是突飞猛进,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7587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3.6亿元,增长率1621%;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657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3亿元,是2000年的3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人均2584元增长为2018年的16101元,增长率623%。18年来,招商引资总额突破10亿元。整合土地近万亩,争取黄盖湖综合治理、垦区危房改造、土地平整等国家项目30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
     走进黄盖镇,满眼都是怡人的景象:江堤蜿蜒,油路坦荡;农田井井,楼宇幢幢。有鸢飞鱼跃,有绿树成行;有芰荷映日,有稻菽翻浪。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理念的确立,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建设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一体化“农业公园”,做强稻虾连作、“十三村”原料供给“两大产业”,构建沿江生态绿化、沿湖休闲旅游、沿路特色产业“三条经济走廊”,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春桃、夏荷、秋杏、冬鸟”的四季美景,为黄盖湖两岸湘、鄂群众提供美好的休闲处所,发展区内水产养殖、粮棉菜蔬等特色产业,吸引八方来客亲水观光、观鸟摄影、休闲垂钓、文化旅游……
     同为旧中国境内血吸虫病重灾区的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如聂市镇长源村、黄盖镇广坪村、江南镇牛湖村、定湖镇韩桥村、聂市镇三和村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项建设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其中包括修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筑高质量通村、通组公路,安装村镇路灯;新建自来水厂,改造危旧房屋、改厕(所)、改(牲口)圈,建立生活垃圾池;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建卫生室、敬老院、五保之家;建立培训基地学校,培训阳光学员;实现电话和光纤电视“村村通”。整治乡村街道环境,启动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扩大水产养殖规模,营造优质经果林基地。增强新农村的“造血”功能,增强新农村发展后劲,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包括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岳阳市级龙头企业)。今天,这些村庄民主管理井井有条,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精神文明蔚然成风!
     这是临湘疫区一部熠熠生辉的奋进历史,这是百年共产党人一座巍然屹立的时代丰碑。古今无二,于斯仅有!
有道是——

百年新历史,时代大变迁。
党恩深似海,疫区换新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鄂公网安备 42128102000133号

GMT+8, 2024-12-22 17: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