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圣水净空寺,位于岳阳市临湘聂市镇荆竹山北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圣水净空寺

来源:百度百科



      圣水净空寺,位于岳阳市临湘聂市镇荆竹山北麓。

      圣水净空寺,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寺前有石阶百余级,宽约2米,寺内古树林立,缘竹掩映,烟霏雾结,曲径通幽;寺周五六里,群山逶逶,远远望去如朵朵青莲,婀娜多姿;寺后一泉古井,终年不涸。

历史沿革

      正修建的圣水净空寺,复建于岳阳市临湘聂市镇荆竹山北麓古寺圣水寺遗址处。
      荆竹山,又名金竹山。据明清两代《岳州府志》、《临湘县志》记载,其山以“上有小竹,枝干纯黄,遇冬愈鲜润,类金黄色,相传神人所植”而得名。
该山距临湘县城8公里,距聂市古镇3公里,跨临湘市之聂市镇、白云镇和岳阳市云溪区之路口镇、文桥乡,与湖南省级风景名胜区五尖山隔京广复线、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而相望。有山峦近20座,山体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主山峰海拔419米。山势雄伟峻峭,迂回重叠,林丰竹茂,沟壑幽深,泉流潺湲,松翠拱黛。

      自古即为文人学士登临览胜,修身养性之地。国民时期,外国传教士也在山中建有别墅多所。

寺名由来

      古圣水寺,原名泥池寺,亦名泥寺庵、泥池观,以山腰有泥池古井而得名,声蛮湘北,鄂南一带。其寺历史久远,清乾隆元年(1736)《岳州府志》卷二十《仙释》载:“泥池观在荆竹山,明万历初有道士李某依观佣食。”清同治十一年(1872)《临湘县志》卷三《建置》载:“泥池寺在县(指旧县治陆城)东六十里,明嘉靖年间僧两安建。”寺旁右前侧有一墓碑:主僧住慧,清圆寂十四代师祖,生于清康熙元年八月,终于乾隆五年四月;寺旁后有一墓碑载:先师法讳芳名,传临济宗四十一代,终光绪二十年。依据上述文献、文物分析,该寺始建于明代中期,系佛教禅宗临济法脉。

      光绪初年,寺被扩建,并改今名,一直延赓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寺平房三重,第一重为道教场地,分别祀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各重两侧建有僧房、念佛堂、学校、厨房等屋。

规模之大

      圣水净空寺,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寺前有石阶百余级,宽约2米。寺院古树林立,缘竹掩映,烟霏雾结,曲径通幽。寺周五六里,群山逶逶,远远望去如朵朵青莲,婀娜多姿;寺后一泉古井,终年不涸,据说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求水治病者不绝于途。寺因井名,僧因寺显。清光绪中期主持玉清和尚,知书能文,琴棋书画,诸艺皆通,时与文人唱和,并为“僧官”,掌管临湘、巴陵佛事。

      清末临湘名士姚祉加,曾三次游历圣水寺,每次留连多日,在其民国二十一年印行的《勿自欺斋诗稿》中,收录游历圣水寺及与僧人唱和达九首之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主持为一曹姓和尚,系国民党政府一师长,因看破红尘,来此出家,经常纳衣布鞋往来于聂市古镇的善男信女和商、宦之家,广结善缘,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知所之。该寺毁于1957年,但寺址犹存,寺旁众多僧墓,以及历代僧人所叠数亩梯田、所劈层层竹园,亦保存如旧,不少保存完好。更有民国时期,一位德国传教士在此修了一栋洋楼,以供避暑、狩猎之用。可惜建国后这寺院和洋楼都被毁坏了。

兴盛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国运昌盛,经济繁荣,党和政府的各项宗教政策都予以贯彻落实,我国的佛教事业也乘此东风迅速发展。如何大力弘扬佛教正法,把这一佛教胜地,禅宗古道场的历史,人文价值充分发掘出来,让他们为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一直为有识之士所关注。

      近年来,先后有不少大德高僧来此察勘,多有发心修复古寺者,皆因机缘不成熟而作罢。今岳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印空法师接受各方盛请,发心来此修复寺院,得到当地领导、净信的鼎力支持,如今各种手续已齐备。道路已修通。印师观此地较为偏僻,环境清幽,是个静修的好处所。拟将此处建成净土专修道场,故将原圣水寺改为圣水净空寺。现主体工程的建设已接近尾声。

      今岳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印空法师接受各方盛请,发心来此修复寺院,得到当地领导、净信的鼎力支持,如今各种手续已齐备。道路已修通。印师观此地较为偏僻,环境清幽,是个静修的好处所。拟将此处建成净土专修道场,故将原圣水寺改为圣水净空寺。现主体工程的建设已接近尾声。

周边景观

      该山距临湘县城8公里,距聂市古镇3公里,跨临湘市之聂市镇、白云镇和岳阳市云溪区之路口镇、文桥乡,与湖南省级风景名胜区五尖山隔京广复线、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而相望。有山峦近20座,山体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主山峰海拔419米。山势雄伟峻峭,迂回重叠,林丰竹茂,沟壑幽深,泉流潺湲,松翠拱黛。

      古圣水寺,原名泥池寺,亦名泥寺庵、泥池观,以山腰有泥池古井而得名,声蛮湘北,鄂南一带。其寺历史久远,清乾隆元年(1736)《岳州府志》卷二十《仙释》载:“泥池观在荆竹山,明万历初有道士李某依观佣食。”清同治十一年(1872)《临湘县志》卷三《建置》载:“泥池寺在县(指旧县治陆城)东六十里,明嘉靖年间僧两安建。”

      寺旁右前侧有一墓碑:主僧住慧,清圆寂十四代师祖,生于清康熙元年八月,终于乾隆五年四月;寺旁后有一墓碑载:先师法讳芳名,传临济宗四十一代,终光绪二十年。依据上述文献、文物分析,该寺始建于明代中期,系佛教禅宗临济法脉。

重修扩建

      光绪初年,寺被扩建,并改今名,一直延赓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寺平房三重,第一重为道教场地,分别祀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各重两侧建有僧房、念佛堂、学校、厨房等屋。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寺前有石阶百余级,宽约2米。寺院古树林立,缘竹掩映,烟霏雾结,曲径通幽。
寺周五六里,群山逶逶,远远望去如朵朵青莲,婀娜多姿;寺后一泉古井,终年不涸,据说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求水治病者不绝于途。寺因井名,僧因寺显。清光绪中期主持玉清和尚,知书能文,琴棋书画,诸艺皆通,时与文人唱和,并为“僧官”,掌管临湘、巴陵佛事。清末临湘名士姚祉加,曾三次游历圣水寺,每次留连多日,在其民国二十一年印行的《勿自欺斋诗稿》中,收录游历圣水寺及与僧人唱和达九首之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主持为一曹姓和尚,系国民党政府一师长,因看破红尘,来此出家,经常纳衣布鞋往来于聂市古镇的善男信女和商、宦之家,广结善缘,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知所之。

      该寺毁于1957年,但寺址犹存,寺旁众多僧墓,以及历代僧人所叠数亩梯田、所劈层层竹园,亦保存如旧,不少保存完好。更有民国时期,一位德国传教士在此修了一栋洋楼,以供避暑、狩猎之用。可惜建国后这寺院和洋楼都被毁坏了。

人活着就是要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鄂公网安备 42128102000133号

GMT+8, 2024-9-29 03:31 , Processed in 0.09375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