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访大岭村南庄里宋步先将军旧居,茶亭咀、狮形咀来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5年4月19日,受宋老师之邀请从黄盖湖镇出发去探访余家桥大岭村南庄里宋步先旧居,出发前做了一些功课,将目的地与周边的地理位置关系,还有几个重点的地名标注到了地图上,沿途我拍了些照片以记录我的行程及为此次探访中的感想来配图,有些图片拍得不是很到位,不能说明此行探查的意图,记录下来,以便下次再访时重新拍照片及视频。


▲从地图上看出南庄里与黄盖湖、冷家湖、沙咀、苦肉咀、阚家咀、睦里畈、茶亭咀、狮形咀等之间的位置关系


▲ 冷家湖

冷家湖是黄盖湖的一个大湖汊,此湖汊一直延伸到余家桥
纵深丘陵山区且又分出了无数小湖汊,冷家湖就象一块分布着无数血管的肌肤嵌入余家桥丘陵地带山体中,为这些山体上的植被源源不断提供水份。也正是这些特殊的地理结构,最先到达这些丘陵地带生活的居民都是选择小湖汊靠山面水而居,这里有山有水还有田,完全达到了自给自足要求,这些小湖汊通冷家湖连黄盖湖通长江,船运也是非常方便。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先辈们勤劳的付出,每个小湖汊都成了一个家族的居住点。如今美丽乡村建设,让每村的每户都实现了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网、通邮。很多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心怀家乡回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小山庄,修别墅、拓公路、挖掘乡土文化、办产业等来建设家乡,找回儿时人丁兴旺繁荣的景象。


▲冷家湖边散布着很多像这样的分湖汊,这里有山有水有田,人们都是靠山面水而居,时间一长,整个村庄或居住点就被成荫绿树环抱隐藏


▲沿乡间公路穿过这片绿树林,一排古朴典雅的老房子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宋步先将军的旧居


▲我与宋族长(中)宋老师(右)合影于将军旧宅,门头横联“双鳌联占”格外引人注目


▲冷家湖边的小湖汊的丘陵上种植着成片的茶叶


▲这是荒废在树林中的老茶树,代表这里的前人们也有一段种茶的历史


▲竹林里随处可见后来翻长出来的茶树,宋老师说这里的前辈们都有种茶的历史

     我与宋老师在将军旧居前后左右查看,还到高处瞭望冷家湖黄盖湖,感叹几百年前老祖宗选址在这里并长期居住繁衍生息的智慧,也推测出老祖宗们在这里与外界经济交流的繁华景象。在冷家湖的出湖口有两个突出的山咀正对着,一个叫做茶亭咀,一个叫做狮形山咀,人们以这两个山咀为界靠山里边的叫做内湖,外面的叫做外湖。而且在外湖的一个湖汊里有一座非常繁华的睦里畈古老街道,人们从内湖出来的山货部分在这里交易还有直接运达长江对岸的洪湖,特别是茶叶等物资运往新店、聂市、甚至运到羊楼洞等古镇进一步深加工做成砖茶等进入万里茶道运往蒙古与俄罗斯欧洲等国。在安徽一个茶道专家来到黄盖湖考察并用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了黄盖湖周边的茶叶统称为“洞茶”,所以说余家桥黄盖湖边丘陵地带种植生产的茶叶统称为“洞茶”,这可由茶亭咀地名的来历得到证明。冷家湖与黄盖湖交界的两个山咀,人们经常的来往行船,于是在这个山咀上修筑一座凉亭,有人在这里开设了一个小茶馆,来往行船的客人均在此休息喝茶聊天,久而久之,就称这个伸入湖中的山咀为茶亭咀,后写做茶庭咀。时代变迁,这个凉亭不见但地名永远传承下来了。(配图茶庭咀)

     这个伸入湖中的山咀外形极像个卧着的狮子而得名狮形山咀,狮形山咀也有美好的传说故事。现在由于修筑这条扶贫公路,节约开支就在这两个山咀间直接修筑了一条拦湖坝,将内湖与外湖只用一个涵洞联系起来了,这样就彻底阻断了人们用船外出的方式,狮形山也被削平了,狮形不见,但狮形山咀地名传承下来了。(配图狮形山咀)

请看我拍摄的视频,如果看不到网页播放视频请直接点击链接:https://v.qq.com/x/page/k3087ymwcf7.html










人活着就是要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鄂公网安备 42128102000133号

GMT+8, 2025-4-22 09:24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