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卫填海——黄盖湖知青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05:5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卫填海
作者:李茂春 配图:刘阳春


      黄盖湖农场是围湖造田的产物,在湖南黄盖湖农场主要生产区域的滩涂,又叫倒蔸湖。据说是湖田淤泥肥厚,插上秧苗或种上别的农作物,植物长势看好,但遇湖水一浸泡,植物就容易倒蔸,故叫倒蔸湖。


▲1959年黄盖湖还没有被围垦时的地图,图中倒蔸湖已经变成黄盖镇的鱼米之乡,现在也没有当年湖的样子,年轻人也很少知道有这个地名了

      在湖田集中的倒蔸湖里,当年农场建设时就规划了纵横有序的主干渠、支渠、毛渠。到了冬天,整修淤垮拥塞的水渠,就全凭人工,如同小鸟雨燕用嘴衔泥,一锹一锹将沟泥从沟底,铲甩到水渠的顶部,是男劳力最费体力的农活,当地人俗称“打渠”。



      所谓“打渠”,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冬修水利。男子汉在一人深的沟底,双手挥舞那打渠的铁锹,下端装着类似战国铲形货币带刃尖端的铁器,在两寸长铁环里口装上木把,木把上端有一拳头大小的横把,用锹对准需要铲除的土块处,使劲左边插一下右边插一下,一块约一块砖厚的土块,就应手躺在铁锹上,然后要使劲朝高处一甩,土块与铁锹分离从沟底飞到了渠埂上。湖区的泥地经水一泡又软且粘,看沟渠的高度,一个男子汉一方土力气大的要打350下,力气小的500下一方土也不一定打得完。

      冬天打渠,尤其在一片水浸泥田里打毛渠,必须站在渠道沟里,所以只有赤脚,挨冻在所难免。遇上下雨,那更是苦不堪言,农场的老职工早就有战天斗地的经验,准备好了斗笠蓑衣,背风而站,无淋雨之忧;城里来的知青都是披的塑料雨衣,在城里短时间避雨是没说的,在农村干打渠的活才叫难受,一个小时下来浑身出汗,雨衣不透气,里面热汗湿衣贴肉,多数男子汉无奈只得脱掉雨衣,顶着风雨打渠。为了赶工什么也顾了,一干到收工,浑身上下,里里外外,全身湿透。晚上大伙围着树蔸烧起干柴,将湿透的棉衣、绒衣、毛衣烤烤,有时未烤干第二天又穿着出工,晚上又围着火塘再烤。



      那时到老远的湖田里打渠,路途较远,中饭送到工地吃,下雨也不例外,倒蔸湖一马平川,别说房子,连树都没一棵。遇上风雨,就只能和着雨水将北风吹得冰冷的饭菜吞进饥肠辘辘的肚子里。知青们戏谑地说:“打渠打得冒汗,吃饭吃得正凉。冷热苦练红心,不愧是地球修理工,那里去找这样特殊的人。”

      论劳动强度,耗费体力则以冬修主干渠为最,打毛渠只是小菜一碟。主干渠宽得像条小河,一开始打渠,在主干渠靠坡的一边,使劲甩锹还可以将泥块送上堤身,随着堤身泥土越堆越高,要将泥块甩到堤外就十分困难了,解决难题的办法就是用箢箕一担担挑上去。挑泥上坡那又是一道难题,堤坡上是湿乎乎的淤泥,一担土在肩上,一步一滑消耗极大,稍不留神就会扁担箢箕加上人摔个泥猴下塘。



      那时知青都记得,参加过大战主干渠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一幕。有个知青又累又乏,挑着一担泥土连续摔了几跤终于趴倒在地上,有人嚷着“看猪八戒吃西瓜啰”开玩笑时,那个摔倒了的知青,只是深沉地看了大伙一眼,立刻一步一滑满身泥浆地站起来,双手将一箢箕土端起来,稳稳地放在另一端的箢箕上,双膝跪地,用扁担钩子钩住箢箕往肩上一挂,拖着一担土艰难地向坡顶爬去……

      顿时,整个工地鸦雀无声,所有的视线全部集中在泥地坡沿上一步一爬蠕动前进弱小的身躯上。所有在场的人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只有知青才想得出,才干得出。当时他的一个最要好的同学,见此情景,全身的热血仿佛一下子涌上头顶,眼泪刷的止不住流出来,猛地丢下自己的担子,一步一趔趄的向那弱小的身躯跑过去,从他肩头接过扁担箢箕,两人一齐往沟顶上拉,所有的人都被知青那不屈的神情感动。他那满身的泥巴、满脸的汗水、眼角噙含着的泪水,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巨人奋斗的雕像,永远雕刻在农场职工的脑海里。



      在过去的岁月里知青与农场职工,年复一年的冬修水利,人们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可是,倒蔸湖地势低洼,秧苗插下去以后,有的甚至到了扬花授粉的时节,一场大雨,倒蔸湖里立刻是湖田渠道汇成一片汪洋,水退之后,庄稼全部浸坏。有人记得1970年,先后四次插秧才收获了一次成熟的庄稼。那年月每年冬修还是要照样打渠,虽然是违背自然规律“以粮为纲”的错误做法,但谁敢说一个不字啊!

      令人欣慰的是,而今在党中央退田还湖的方针指引下,黄盖湖的农工终于顺应了倒蔸湖的规律,开始了在湖里养鱼种莲。人们再也不受打渠之累了,大自然也敞开胸怀,为黄盖湖的人们带来农业的富足和丰收的喜悦。
































人活着就是要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客户端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黄盖之家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鄂公网安备 42128102000133号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GMT+8, 2024-12-22 23:3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