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盖湘鄂境文化系荆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05:49: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iqianli 于 2020-11-18 06:13 编辑

黄盖湘鄂境文化系荆楚
撰稿:张远富
资料提供:熊乾堂、王生国
图片来自互联网


      要说黄盖湖民间文化,不如说双洲人传播了荆楚文化,乃至民俗,语言。双洲历史上称“敞州”至今不上百年,但颇有来历;江水携泥沙东注淤积成洲,年长月久逐渐窿起形成茫茫旷野,由于无堤垸遮挡,洪水急至,水漫覆州,谓之“敞州”。悠悠岁月,水系变化,激流冲刷过境,又一水分两洲,故名“双洲”。

      水犯沔阳州,灾民四野,部分人涉水渡江陆续来到敞州,见此处地广人稀,于是就地安家,各自分居在;洪湖西区横堤头(北堤拐),沔阳诸姓连窑沟(原一分场二队与三队交界处)。原居高肖小垸内(高肖二墩),江咀叶王胡三洲(原一分场二队)。天门叶氏注滋口(湖南南县),辗转敞州傍虾沟(六形函)。张刘来自竟陵地(天门),清水潭边结草芦(原一分场,八队至六队一带)。这些先民以捕捞狩猎,编席扎把子兼农耕小作维持生计。四九年解放,五二年行政区划,由鄂并湘。五六年建农业合作社,命名“临湘县万普乡双洲农业合作社”,社区广阔;东至铁山流水,南接平湖飞鸥,西临大江东去,北吻太平古渡。

      五八年铁山咀建闸,围垸农垦,兴荆楚文化,传民间艺术。五十至六十年代中期,双洲上至江南灯塔,下至赤壁太平口沿江,热衷于天沔花鼓戏的洪湖、沔阳、天门人,都要请戏班唱戏,少则三天,多则七天。人们在江堤外滩用牛车搭戏台,夜壶灌煤油代照明,戏台简陋,但十分火爆,只要闹台锣鼓敲响,男女老少,不约而同自带凳椅,从四面八方向戏台云集。戏至深夜,不完不归。

      别具风情正月闹花灯;龙飞虬舞元宵夜,击鼓踏歌助春声;见月谁家能安坐,闻风何处不观灯。高跷八仙过海、巧戏珍珠玉女(蚌壳精舞)、舞龙(双戏珠)、剪纸艺术,鸟翔鱼跃,栩栩如生。还有人们钟爱的渔鼓评唱、三棒鼓曲融入其中。汇成欢乐的夜市;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不觉子夜过,流连忘返间。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先民传播下来的民间艺术,在高度文明的今天,逐渐淡忘。为使黄盖湖民间艺术再现当年,我通过走访民间艺人,结合本人当年所见,将资料汇编如下:

经典锣鼓超好听





      双洲锣鼓沿袭了沔阳锣鼓的吹打风格,但艺术上有所创新。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曾引起农场党委重视,临湘县各乡镇锣鼓表演竞技,双洲锣鼓代表农场参赛,不负重托,获得优秀奖,为农场争得殊荣。一曲“凤凰亮翅”远听之,旋律高低舒展,铿锵有力,使人震撼,陶醉。

      双洲锣鼓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双洲沔阳籍老人,刘大爹传授,打击乐谱为沔阳民间锣鼓谱,演奏是,“走锤加点子”。六十年代初双洲锣鼓艺术第三代传承人熊乾堂先生在原创基础上进行创新,将走锤加点子改为“一、二、三加点子”新谱,使其更加丰富多彩,优美动听。是我镇不可多得的艺术经典。

采莲船艺术奇葩



      采莲船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据传此舞蹈有一段十分动人的故事,洛阳河上有一座桥,因年久失修,不幸被洪水冲垮,从此,交通切断,给百姓带来诸多不便,官府却不闻不问。一日,从洛水上游来了一只采莲船,船头站立一位青年男子,船尾一位艄公婆,船舱一位美女如天仙少女。艄公婆开口说,我等是南海来的,老生带一子一女以采莲为生。我女儿尚未婚配,有不惜金银者,将金银投递给我女儿,投中者许以终生,于是岸上后生们筹备金银指日来到河边,争相投递金银,可无一人投中。金银载满船舱。艄公婆将全部金银捐献给了修洛阳桥。

      后来建桥的湖北沔阳人,他知道是南海观音显圣,为了纪念观音,他回到家中制作了一只采莲船。于是就有了这门艺术,坐船的是姑娘,撑蒿的是青年男子,把舵的是艄公婆,配锣、鼓、钹、琴等,每逢春节正月沿村划彩船,给春节带来欢乐,一直沿袭至今。

      黄盖湖玩采莲船,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盛行于八十至2000年初。其表演艺术与天门、沔阳一脉相承。这里就说双洲第一代玩采莲船艺人;撑蒿的乾堂先生,他能即兴成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韵,内容形象生动,唱腔洪亮,表演生动活泼。坐船的古乾菊女士,身材高挑,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嗓音美妙,歌声高亢甜美。艄公婆黄永兴师傅则更引人入胜,他化妆成三花脸小丑脸谱,头戴破帽,身着破衣,摇一把破扇,酷似济公,加上他先天性走路一拐一拐,跑船时摇着扇子紧随船后细步小跑,同时表演幽默滑稽动作,逗得围观的人们捧腹大笑。他的表演可爱之极。

      湖乡玩采莲船不乏其人,唯双洲历史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表演艺术最高,是黄盖湖一朵鲜艳多姿的民间艺术奇葩。

舞龙人技高一筹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文化活动,舞龙是古人对龙的崇拜,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除了划龙舟,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绣球做各种动作(龙戏珠),穿插不断展示扭、仰、跪、摇多种姿势。人们以舞龙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黄盖湖舞龙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此说法,是否不妥,因为黄盖湖的原居民,如:上黄家矶、中黄家矶、清江口、户家墩、肖家墩、高家墩等,历史上曾有过人丁兴旺、氏族富有,据传舞龙、划龙舟在湖乡比较常见。后来因血吸虫病危害,使得各氏族人口急剧减少,萧条荒凉。这门艺术随之烟消云散。舞龙起源于三十年代,指的是双洲人舞龙历史。

      九十年代初,农场农贸大市场开业,举行盛大庆祝活动,三个分场,一个水产公司,各有一条龙参赛,通过几番激烈角逐,一分场(双洲黄龙)独占鳌头。

      双洲人崇尚习武,一些人练得一手好功夫,刀、枪、棍、棒;腾、翻、跳、跃无所不能。三层楼顶,龙取彩似探囊取物、轻松自如。舞龙是双洲人的强项。

      弹指之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在黄盖湖这片土地上,再也看不到舞龙人的身影,当年龙的风姿也随之埋没在尘世中。

蚌壳舞妙趣横生




      蚌壳精舞的形成与湖北劳动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湖北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江汉平原下游及其支流东荆河之间,湖泊、河流纵横交错,水患连年,大多数人靠打鱼摸蚌壳为生,由于贫穷,有的连老婆都娶不上。为此,渔民便以传说中的蚌姑娘(想象的美丽仙女为原型)创造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舞蹈。

      黄盖湖蚌壳精舞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的瞬间,也仅此一次。是当年双湖农业社和双洲农业社群众自发组成的一场正月闹花灯:有舞龙、采莲船、高跷,其中出现一个硕大绿色壳体能走动的怪物,稚童好奇地问兄长:这是什么怪物?回答说:“蚌壳精”。其中演蚌壳美女的是当年十二岁的熊乾堂(现已是耄耋之年),演渔夫的是黄永兴(已故多年)。在锣鼓伴奏下,两扇蚌壳不停地张合。渔夫挽起衣袖,身背鱼篓,手提渔网,一心想得到蚌壳体内的美女,使出各种招式挑逗蚌女。蚌女也不示弱,时而偷袭渔夫,双方展开长时间戏逗,给围观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蚌壳精舞不但幽默滑稽、妙趣横生,而且具有浓厚的湖湘风情,成为当年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小品。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05:5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qianli 于 2020-11-18 06:12 编辑

接上......

一湖两岸赛龙舟



      龙舟竞渡,又称扒龙舟、龙舟赛会,是端午节一项重要习俗活动。划龙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划龙舟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蕴含着团结、拼搏、进取的集体精神理念。

      黄盖湖划龙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是因为天门、沔阳、洪湖人移居敞洲,敞洲与太平口一衣带水,同属嘉鱼南福乡(太平口),习俗相同,只要年丰,两地时而举行划龙舟。据传曾划过五里长河。

      六十年代初一个端午节,湖北黄盖湖与湖南黄盖湖在铁山咀举行一次龙舟赛会,当年场景我记忆犹新。湖南黄盖湖由双洲人组成的龙舟队。彩头人(指挥)是现已退休干部熊乾堂,施鼓是原双洲已故老人范玉顺,尾棹是原双洲已故老人廖昭坤,头桨是双洲已故老人王开科、解文元。

      一声枪响,比赛开始,彩头人站立船头,挥舞双面彩旗展示各种舞姿,英姿焕发、潇洒超脱。中舱锣鼓彻云霄,龙船号子破长空。尾棹一举力发千斤,船如箭发。头桨下水有蛟龙翻江倒海之势。正是:

鼓震铁山红旗开,双龙竞渡抢水来。
棹动桨搏飞万剑,阵阵号子激情怀。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岸人呼撼山岳,竿头彩挂霓虹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这一刻,记录着千古水乡黄盖湖河流两岸文化体育活动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三棒鼓诉人间苦




      沔阳三棒鼓是湖北有着悠久历史的曲艺曲种。沔阳三棒鼓是一种技艺性歌舞,其表演手法,腰系鼓,颈挂锣,用两端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轮流抛在空中,双手丢棒,一面击鼓应节而歌。

      三棒鼓起源于宋、元两朝。清朝末年与凤阳鼓合流,流传更广。旧社会劳动人民为了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曾到过中东、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临湘县组织万人会战黄盖湖筑堤围垸治水工程,原双洲已故老人(三棒鼓第二代传承人)叶金莲、古乾菊擅长三棒鼓演奏艺术,在工程指挥部领导下,以此为平台,用牛拉车(滚拖)当戏台,执行巡回演出。一曲天沔民间花鼓小调,诉说旧社会逃水荒苦难,“思亲泪”感人肺腑,潸然泪下。

      黄盖江边洲,十年九不收,去年五谷水底丢,今年大洪愁更愁。连日倾盆雨,夏收荡无存,高帆踏浪门前过,一片汪洋系洞庭。船夫摇橹桨,欸乃声声扬,孕妇渡水南山去,手牵娇儿去逃荒。门前恶犬吠,惊吓小儿郎,母子相护偎一起,手举棍棒壮心慌。乞讨走山村,善恶两分明,慈悲为怀诚相助,冷若冰霜不济贫。日将西山沉,残阳暗昏昏,母子夜宿柴房里,手摇芭叶驱蚊叮。慈母患了病,孝儿忧在心。小儿握着娘的手,含着眼泪叫娘亲。次日娘苏醒,不见娇儿影,四处呼唤小娇儿,群山回应儿无音。红日刚偏午,娇儿赶回程,娘亲方知儿的心,讨得米饭报母恩。行至深树林,虎啸动天惊,谷底一阵腥风起,娘亲蹈火挽儿生。虎口将生还,改走西陵畈,绕道过岗穿竹山,刺伤娇儿血斑斑。娘亲俯下身,背儿一路行,日将西下时已晚,不待暮色复归程。小河浮一桥,流水浪花涛,三寸金莲桥上过,一步化着三步摇。凄风荒庙冷,樟槐阴深深,怀中稚童梦香里,岂知娘亲熬五更。落水盼回家,高洪久不下,天道不问人间苦,母子磨难深无涯。十月将分娩,一朝婴儿下,黄连苦胆苦中苦,娘亲忧心无办法。求人去传话,访户善人家,愿将小儿承继养,主妇点头答了话。怀中小稚童,入睡在梦中,双手递给有情女,离似钢针刺心痛。半夜一觉醒,不见娘的影,房前屋后叫娘亲,哭声不止到天明。举头南飞雁,落叶系风寒,怀抱幼子返乡里,身边少了小心肝。儿立山头望,孤独两彷徨,一湖沧水宽又广,愿化飞鸟回梦乡。稚童思亲娘,不闻米饭香,郁闷成疾入膏肓,阴阳相隔两茫茫。晴天响霹雷,噩耗慈心碎,南山荒草斜阳地,青青一丘小坟堆。痛失小娇生,昏厥久不醒,一阵清风徐徐进,吹醒慈母返阳尘。娘亲昏沉沉,忽见儿现身,双手抱紧小娇儿,醒时湿枕代归魂。娘亲悔当初,不该将儿丢,为了生存方如此,不料娇儿一命休,一曲全无假,“思亲泪”是真,围垸垦农安万民,大战冬修报党恩。

      六十多年前,在临湘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大旗,仅一个冬修时间,一座江南北堤拐至铁山咀大堤展示在世人面前,从此,结束了湖湘人民讨米要饭的苦难历史,同时这首天沔民间花鼓小调“思亲泪”至今仍铭刻在人民心中。

唱响一曲优美浩歌




      双洲锣鼓传承了荆楚民间艺术,并推陈出新,树立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是我镇乃至湘北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艺术经典。为了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打造黄盖亮点,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政府领导挂帅,文化站组织,锣鼓艺术传人熊乾堂先生艺术指导,组织一支八到十人的新一届锣鼓队,双洲锣鼓易名“黄盖锣鼓”。
      二、购置打击乐器具,锣、鼓、钹、马锣、勾锣和一杆长1.5米号等六件,通常称“六件头”。
      三、购置古装,衣、帽、鞋、头巾、腰带等。
      四、利用吉庆盛典或春节搞一次综合性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将舞龙、舞狮、采莲船、高跷、蚌壳精舞、三棒鼓、渔鼓演奏与经典锣鼓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节目要精彩,场面要宏大,由王生国先生任摄影艺术总策划,制成短片,连到网上。唯有如此,方显千年古镇文化底蕴之丰厚,影响之广泛,效果之明显。


      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文化自信精神鼓舞下,为实现旅游兴镇,唱响一曲优美浩歌。


撰稿:张远富
资料提供:熊乾堂、王生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鄂公网安备 42128102000133号

GMT+8, 2024-4-19 19:48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