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艺惊人鬼斧工 转载于:新浪博客,源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02a27d740100v0ez.html 作者:乡村美 ——《挖藕人》拍摄散记 碧绿荷衣掩雪容,家居水淖近龙宫。 潜心雕琢玲珑玉,技艺惊人鬼斧工。 ![]() 2007年初春,我骑着摩托采风。想起多年没有到过的第二故乡——湖北黄盖湖,那里是我儿时玩耍、嬉闹的地方,而玩的最多的就是沧湖。我的少年时代与这个湖泊有着很多很多的故事:摸鱼、摘菱角、踩藕尖、挖藕、打故球……是我们的最爱。记得那里是一片很大的湖泊,三面被起伏的丘陵包围着,一面是一条3000多米的长堤把湖与农田隔开。湖的主要功能是养渔,鱼多鱼少鲜有人管,而湖的沿岸水边却有生长着许多的野莲藕和鸡头包(一种带刺的水生植物),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莲花把浩瀚的湖面打扮的分外美丽。 ![]() 每逢夏天,我们几个好玩的伙伴手提布袋,打着赤膊,身穿短裤,头顶烈日来到湖边抽藕尖。那时的湖水较深,大概2至3米,我当时不过1米多点个头,靠岸边的藕尖一般浅而细,且味道不鲜嫩,离岸较远的水深且藕尖粗而大,鲜嫩味美。但要抽到深水藕尖必须具备一定的泅水能力,因此,抽深水藕尖既惊险又刺激,我们常常是抽一根藕尖要换几口气才能拔出,抽到上好的藕尖伙伴们先比比谁的长,把最长的那根作为战利品赏给大家共同分享,再把剩余的盘到头顶,挂在脖子上一路炫耀奔回家中,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藕尖无疑是一顿上好的美味佳肴,抽藕尖是水乡农家孩子向往和必备的生活技能之一。 ![]() 冬天来临,枯水季节,正是挖藕的好时机。日子再穷,过年吃几顿煨藕炖排骨、肉蒸鲜藕是必不可少的。每家的男主人们早早就准备好了挖藕的工具,一旦温度下降到零度左右,大伙就向沧湖进发,那个场面虽不能说壮观,却也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氛围,那就是预示着春节的临近,应正:“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的农家习俗。挖藕少不了小孩子的追捧,那些半大的男孩也能帮助大人掀掀泥巴,捡拾挖出的藕,而我们个子矮,力气小,只好跟着大人去看挖藕。有时看的不过瘾,悄悄的拿着铁锹在远处挖个“猫耳洞”,追着藕茎往下赶,一不小心身边的淤泥垮了下来,把我们的大半身子埋在泥里,急得大喊“救命”,此时,少不了挨大人的一顿“骂”。现在回想起来既可爱,又好笑! ![]() 驻足沧湖,我记忆中的大片湖水不见了,眼前看到的是望不到边的人工湘莲和莲藕。荷叶深处有人在除草和施肥。经过打听原来这里引进了优质的莲藕种植技术,每年从这里能产出200万斤左右的鲜藕,发往主要大中城市、港澳及东南亚地区。那么,这么多的藕是要靠人工取出来的呀,我脑子一闪,这是一个多好的题材啊!我寻找了多年的拍摄题材竟在身边而不知晓,我不由得佩服那些守望家乡、守望故土一拍几十年的影友们。于是,我期待冬天的来临。07年的12月天气还比较暖和,我再次来到沧湖,同我想象的一样,一百多名藕工在4000亩的荷塘同时挖藕,那壮观的场面,那辛勤的劳作,那丰收的喜悦让我兴奋得围着沧湖转。 ![]() 挖藕是力气活,不是一般劳动者所能干,每天要工作10多小时,没有强壮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是干不长久的;挖藕是技术活,藕挖出来要完整,藕节不能断,藕尖不能掉,这才能证明你是一个优秀的挖藕人。挖藕讲究步棸,首先要把水舀干,藕工们找准一块地方用铁锹把周围的淤泥掀开,然后再用小铁锹按照藕生长的走向顺势去挖,到关键的时候必须用手把藕边上的泥巴掏掉,再轻轻取出放到一旁。挖藕不能打游击,挖一个洞换一个地方,那是挖不了多少藕的,会挖者整体推进,秩序井然,左右开弓,纵横取挖。一个挖藕高手一天可挖600至800斤不在话下。 正式拍摄挖藕需要策划,拍摄之前我作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态度要恭谦和蔼,带着钦佩和尊重与他们交流、沟通,这样,藕工们也就不反对拍摄,反之就会被驱赶。二是带好下水深长套鞋,以免深陷淤泥不能自拔。三是坚持多拍,既要考虑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也要考虑不同天气,因为,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出现。四是不要小气,舍得花点小钱,把藕工们挖藕的照片冲洗一些送给他们,与之培养感情,为下次拍摄做好铺垫。有时,在他们休息片刻与藕工开开玩笑,了解一些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家乡的情况,藕工们是非常乐意的。次数多了,我们成为朋友,我已把藕工当兄弟。经过2007到2009年三年的跟踪拍摄,藕工为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藕工》、《挖藕人》等给我带来了许多的荣誉。 谨以此文此片献给藕工们! ![]() ![]() 玉节冰肌属此君,淤泥深处自欣欣。 休言埋没无人见,一出头来便不群。 藕是英雄水虎军,一朝泥国笑浮云。日捐青绿红尘里,圣洁心中自万斤。 衣裤高绾深挖泥,弯腰屈身背烈日。谁知莲片空心眼,都是兄弟汗珠滴。 红衣心尽堕波痕,泥淖深深藏本根。待到秋风百花谢,镂冰切玉满盘飧。 真情到底为何物?难说难描无法知。唯向雪肌冰骨里,人间觅得一丝丝。 玲珑心曲玉如颜,埋没淤泥只等闲。 不是节矜还拒腐,青莲哪得示人间。 莲露花烟问野扉,潜根盖翠钓鱼矶。牵丝只欠春蚕梦,尤忆荷香曲布挥。 红尘滚滚醺百花,欲海横流遍天涯。欣看污塘长莲藕,腥风血雨任拍打。 ![]() 有首打油诗很形象:“辣椒咽谷酒,苦命人挖藕,别人去烤火,我往湖里走。”说的便是挖藕工的真实生活。可见即使在吃苦耐劳的农民工眼里,挖藕也是一种极辛苦的活儿。 种藕要三年一轮回。今年,藕工们又回到了沧湖,我期待与他们叙叙旧,喝喝酒,聊聊天,更全面、更深入的把藕工兄弟的风采挖掘出来。 ![]() ![]() ![]() ![]() ![]() ![]() ![]() ![]() ![]() ![]() ![]() ![]() ![]() ![]() ![]() 技艺惊人鬼斧工 转载于:新浪博客,源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02a27d740100v0ez.html 作者:乡村美 ![]()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
GMT+8, 2025-4-4 05:04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2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