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盖湖畔余家桥鞍咀村的来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7:29: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黄盖湖水面上有一个三面环水,并一直伸向湖心的半岛。现在这个地方属于赤壁市余家桥鞍咀村,您知道鞍咀村来历及鞍咀这个地方有什么故事吗?


这个伸入湖心的半岛叫做鞍咀,其最前方的尖尖叫做卸鞍咀,包含这个半岛的村庄叫做鞍咀村

      相传三国时周瑜到黄盖湖来视察黄盖操练水军及鲁肃修筑土城的情况,路过这个地方发现风景秀美,岛上草木旺盛。如是下马将马鞍卸下放一边,把战马放于小岛尽头的草坪上让它尽情吃草。于是后人把这个伸入湖心的小岛尖角处叫做卸鞍咀,这个半岛及附近区域叫做鞍咀,后来人们为了简单就把这个鞍咀写成安咀,这里的村庄叫做安咀村。建议这个名字还是要写成“鞍咀村”或“鞍嘴村”。


这个伸入湖心的尖尖岛叫做卸鞍咀


鞍咀前方的黄盖湖水面


鞍咀前方的黄盖湖水面及石滩

      这个小岛有故事,咸宁考古普查在这个小岛上发现了春秋遗址,春秋时的数十件文物保存在咸宁博物馆,这说明鞍咀这个地方在2500年前就有人生活。更不可思议的是在百度地图里,在鞍咀附近还有新石器遗址的标注。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去探讨黄盖湖畔这里发生的神奇故事。

      在小岛上有座吴王古庙,非常神奇,当地人说他是一座活庙,他可以根据洪水的升降而升降。就是98年最大水位,周边的房屋都被泡在水下,但洪水就是不能漫过他的门槛,因为有吴王的保护,这座庙会随水位的升高而升高,美好传说说明当年吴王孙权建业之伟大!



位于卸鞍咀的吴王庙


这个路牌指示“安咀”应是“鞍咀”


鞍咀村村部,这里的安咀,安嘴,应该是“鞍咀”,咀同嘴,也可是“鞍嘴”

请看黄盖湖畔余家桥鞍咀周边的风光,如果看不到网页播放视频请直接点击链接:https://v.qq.com/x/page/p32301t3a7m.html

人活着就是要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11:39:53 | 只看该作者
鞍咀的来历
摘抄于《赤壁地名故事》


      赤壁之战前的那天下午,周瑜和鲁肃一起在军事地图上圈圈点点,只见周瑜拿着一根粗大的雁毛蘸上墨水在这儿画个圈,又在那儿标个箭头。鲁肃指着图上的鸭棚湖口说:“都督啊,要是诸葛孔明的东南风今晚能起的话,咱黄公覆的艨艟斗舰就可以从这儿顺风迎击乌林了,明天咱们就可以一举改变这个天下的局面啊。”周瑜说:“是啊,到那时节吴侯(孙权)出兵信阳问鼎许昌邺城。本都督就可挥师攻南郡、襄阳、樊城而北取洛阳,与公会师西京长安,刚关中可定。华夏姓孙了。”鲁肃说:“怕只怕刘皇叔和咱共争天下啊。”,“只要咱想法收拾了诸葛村夫,刘玄德便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周瑜仍然信心百倍地说。

      “报告都督,黄盖将军求见。”一个小校恭恭敬敬地立在帐前。“快请进!”周瑜高兴极了。须发花白的老将黄盖大步走进帐来,“禀都督、二十艘艨艟斗舰已经编队训练完毕,请都督检阅。”“好,咱们马上出发。”周瑜放下了手中的地图和羽毛笔。

      鸭棚湖碧水悠悠,二十只艨艟斗舰各尾系走舸,上置芦苇、干柴、外罩帐幔,一字儿摆在湖中。

      湖东岸山咀上突然尘土飞扬,马蹄声声,四骑急驰而来,最前面高大的白马是一位身着绿袍银铠,金盔上一对稚尾翎毛,豪气冲冠,只见他足登镀金白银鞋,威武极了,这人就是雄姿英发的江东大都督周瑜。其余三骑是程普、鲁肃、黄盖。他们一个个甲胄分明,威风凛凛。

      周瑜等人一齐跨鞍下马,登上了指挥快舰,周瑜按剑立在船头上,只见黄盖忽哨一声,令旗挥动,二十只艨艟斗舰如驾长风,破浪飞驰。青龙牙旗迎风招展,艨艟斗舰后的走舸在大船冲入假定的“敌寨”后,很快分离,将校、士卒们很快跳上了走舸,向“敌寨”齐发火箭,很快“敌寨”被荡平了,黄盖向周、程两位都督报告:“检阅完毕。”周瑜高兴的点了点头,他对黄盖说:“本帅代表三军向老将军致敬,祝将军今晚建立万世奇功……”

      多少年过去了,周瑜下马阅兵的地方,人们把它取名鞍咀,并传颂着周都督鞍咀阅兵的故事。

人活着就是要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盖湖我的家乡!黄盖之家 ( 鄂ICP备15020142号

鄂公网安备 42128102000133号

GMT+8, 2024-12-31 02:26 , Processed in 0.0937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